English

“两国论”与美国国家利益

1999-10-30 来源:光明日报 薛福康 我有话说

美国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在10月26日通过了《加强台湾安全法案》。这个法案还需送众议院和参议院审议表决,而且克林顿明确表示了反对的态度,因此它最终成为正式法律的可能性超不过百分之五十。但是,作为美国的最高立法机构,居然将这样一项严重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侵犯中国主权,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法案付诸讨论,反映出美国有一股政治势力迫不及待地要为李登辉的“两国论”撑腰打气,以达到长期分裂中国的目的。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事态,对于这种公开支持“两国论”的动向,我们应该保持高度的警觉。

台湾问题历经五十年不能解决,最大的障碍是美国的干预。李登辉之所以有恃无恐,敢于在两岸关系面临发展机遇的重要时刻抛出“两国论”,往台独的方向跨出一大步,他“恃”的就是美国的支持。“两国论”看似是李登辉在没有知会美国的情况下突然杀出的“程咬金”,而实际上恰恰是美国长期执行阻碍中国统一政策的必然后果。现在少数敌视中国的议员又企图通过强化美国内立法,为美向台湾提供各种先进武器设备、建立和扩大美台武装力量的直接联系提供所谓法律依据,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这一行动对台湾海峡乃至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对中美关系都构成了严重威胁。

就在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通过《加强台湾安全法案》的前一天,设在华盛顿的尼克松中心举行了一场关于这项法案的讨论会。从会上两种意见的交锋可以一窥当前美国政界和学术界对于台湾问题与美国国家利益关系的辩论。

前中央情报局局长伍尔西持支持派的代表性意见。他认为克林顿政府不应该承诺与中国建立战略性伙伴关系,不应该在访华时发表关于台湾问题的“三不”政策,不应该公开承认一个中国的政策,不应该对香港实行“一国两制”表示肯定,不应该在炸中国使馆问题上道歉多次,不应该在对台政策上保持模糊,而应该明确承诺保护台湾安全的“义务”。他把美国对台政策的战略模糊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英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的事件作类比。他明确地提出,美国承担进一步加强台湾安全的义务,就是要保护台湾,让它面向中国大陆,发挥当年波兰团结工会瓦解苏联东欧阵营那样的作用。伍尔西的这番话道出了美国少数国会议员炮制《加强台湾安全法案》的真意:把台湾这艘冷战时期军事战略意义上“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变成后冷战时期军事和政治双重功能的“永不沉没航空母舰”,继续发挥其反华的桥头堡作用。

伍尔西的这种鹰派观点遭到很多中国问题专家的批驳。他们不认为克林顿的“接触政策”是讨好中国,相反是最能为美国利益服务的政策。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研究系主任兰普顿指出,这些年台湾购买武器装备的数量高居美国军火出口地榜首,美国对维护台湾的安全可没含糊。当前台湾并没有面临立即的安全威胁,美国也应该考虑如何让台湾不要向中国大陆挑衅。如果国会通过《加强台湾安全法案》,中国会作什么反应?美国进一步从军事上卷入台海局势,美国普通老百姓会是什么反应?最新一次民意调查显示,美国公众支持军事介入台海冲突的人数不到三成。美国和平研究所所长索罗门指出,国会提出《加强台湾安全法案》是把台湾问题重新军事化的标志。这种以军事化处理取代政治化处理的趋势正在逐渐使美国“回到与中国对抗的路上去”。可是,将来该由谁来为美国与中国的军事对抗负责呢?国会如果执意这样做,那就要做好接受其后果的思想准备。

前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主任苏葆立则指出,美国宪法规定,外交事务应由政府来处理,现在国会是在侵蚀政府的职责。国会中一些人想立一个《加强台湾安全法案》,其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把中国当成敌人吗?如果海峡两岸开战,对谁都是一场灾难,不要制造可使紧张加剧的局面。国际形势的现实是,美国必须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

在前几天举行的另一场中国问题研讨会上,曾任布什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的斯考克罗夫特说:“这一届众议员中起码有一半人根本不知道上海公报中写了些什么。不知道上海公报重要性的人不可能了解当前发生的事情的意义。”不仅是这位斯考克罗夫特将军,基辛格、布热津斯基、黑格等前国务卿及一大批中国问题专家在李登辉提出“两国论”后纷纷发表意见指出,李登辉此举不仅给两岸关系,也给美中两国关系制造了麻烦。美中关系将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美国的外交政策不能够让李登辉来左右。他们也指出,对于台湾来说,购买一些新式军事装备并不能保护它的安全,它只有同中国大陆发展密切的关系才能真正取得安全。

美国政府一开始就表示反对该法案,认为这有可能使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趋于紧张,并使美中关系恶化。共和党和民主党的一些议员也表达了对该法案的反对态度。可见,即使为美国的利益考虑,《加强台湾安全法案》也不是个好东西,而支持李登辉的“两国论”就更是危险的玩火行动了。《加强台湾安全法案》和“两国论”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本报华盛顿10月28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